正写《道德经》之四十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道德经在本章中,有几个地方是有些争议的,至少有时候会让一些朋友心里不太舒服。上士,中士,下士,这不是军队里面所谓的士,士,在古语中,其本义是指“有能力的人”。显然,这里就依次区分为能力的上,中,下了!为何在这里要强调这个能力层次呢,因为道的直观形象,并不是那么让人容易够得着,甚至往往有些反向发展的意味。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叫马赫带的现象,它是一种主观的边缘对比效应,其原理是我们的神经元会有强烈的兴奋导致抑制和强烈的抑制导致兴奋的现象,有点类似于物极必反。也就是说,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个眼见不一定为实,就全体现在接下来一系列的排比说明上了。不是阐述的东西或事物真的如此,核心全在一个“若”字,只是”若”而已,并非真实如此,而这一切又是源于诸事物或现象的极像。这大概是道本身为何难以被下士或中士接受了,特别是下士,由于无法突破眼前的假象或错觉,又坚定地认为自己所见所闻,那自然就会有”大笑“这样的举动了。
这里可能要对”大器晚成“进行一下特别的说明。大器到底是晚成,还是无成?从行文逻辑及风格来看,方-隅,音-声、像-形,如是有方隅、声音、形象,如果说来,就有成器一说,也就是大器不能是晚成,而是类似无的概念,这样才能统一,否则绝然归纳不出,道隐无名的说法。在古语中,成器,有良器的意思,这样就有了对比的含义了,也有了有无的概念了,也就是大器,看上去不像是什么良器一般,又或者大器。如此一来,大器,就不能翻译成什么大才之人或者大用之人了,就是本义即可。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十分珍贵的东西,看上去好像是无法完成一般。核心就是必须归结到有无的概念上来。
最后,夫唯道,善贷且成。把”贷”解释为“给予”,与道隐无名的寓意吻合,然将“成”翻译为成全,则不太吻合这个逻辑,何谓无名,我们说做好事不留名,不求报,即为此意。道这种无名的状态,应该是根本性的,彻底的,毫无保留的。故而“成”在此翻译为整、全之类的更为贴切!连起来说,就是道不仅有给予之德,更是一种彻底的,毫无保留的给予。如此,就贴切了道隐无名的说法。
来源:难者博客,微信/QQ:251563188,转载请注明出处
☞☞☞『难论系操盘手训练营』-->让前路直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