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写《道德经》之七十九
道德经第八十章原文如下: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通行译文: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不必每次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布阵打仗;使人民再回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国家治理得好极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通行译文看完之后,你会有一种完全扯淡的感觉,更有一种非人的感觉。为何?有什伯之器而不用,那为何要造它们呢?有舟舆而不乘,有甲兵而不陈等也存在同样的矛盾。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解释为远古自然,那老子本人又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国之大小,民之多寡,又岂可人为小之、寡之?
那我们如何才能把这些与现实认知不符的解释合理过来呢?至治之极,不就是“圣人之治”的同义表达么?何谓圣人之治?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小国寡民恰恰就是不见可欲,无知无欲的典型设定,故有“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关于这一点,你可以想象一下:偏远山区里的人们,特别是爷爷奶奶之于手机电脑,之于大城镇大都市。想象一下:偏远山区散落的几户人家之于舟舆,之于甲兵。使人复结绳而用之,即使民无知。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不刚好是一种“无知无欲”的状态么?故无不治。
也就说,圣人之治是常使民无知无欲。如何无欲?不见可欲。不见可欲的代表形式是什么?小国寡民。小国寡民的特点是什么?使有什伯之器……如何做到这一点,使人们处于复结绳而用的无知状态。于是乎无知无欲,故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故本章需要被正写的是,抓住小国寡民无知无欲的核心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去贯穿着理解:使有什伯之器……。如此才能在整个逻辑上统一起来,统一在圣人无为而治的哲学里。
来源:难者博客,微信/QQ:251563188,转载请注明出处
☞☞☞『难论系操盘手训练营』-->让前路直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