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者

大盘指数底与底的形式

有较长时间,没有再阐述大盘指数了,因为有些东西需要时间来呈现。早前在《双节里的大盘指数行情安稳吗?》一文中有这样的表述:如果把上证50、沪深300当成一只股票去做,它们在难论意义上的介入特征是很明显的:高位无量+回踩成交量高点+第三买点。而中证500有着后量超前量的突破走势,也是典型的难论介入特征。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是大盘里的中流砥柱,它们不倒,大盘难倒,它们要起,大盘自飞。

而最近在《中证500是大盘最后一个调整》一文有这样的表述:彼时,上证50和沪深300已率先完成了回调止跌,唯有中证500还尚有一小段的距离,即上图黄色线与白色线之间的空间。现如今,中证500这一小段距离已经完成了回踩,即上图紫色线位置。也就是说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相继都完成了自己的调整。只是中证500目前还只是价格回调到位,难论更看重均线的回调,而要完成均线之间的汇合,可能还需要一周附近的时间。中证500有着后量超前量的突破特征,回踩这个动作是对“破而不回”的技术验证,以最终确定突破的有效性。

到如今,这些描述算是大约未必十分错了。大盘指数即将形成一个标准的难论日线第三买点,其回踩的特点也基本跟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的特征一致,即都是对前方成交量密集区的回踩。从精确意义上,大盘指数的回踩特征甚至有些完美了。在大盘指数反复纠缠的过程中,有学生就不稳心了,他们大抵是混淆了这样的问题:哪里是底,什么时候离开底,以何种方式离开底,并不是一回事。

于一个操作者,判断哪里是底,甚至精确地判断,也许都不是很难。可是要判断什么时候离开底,以何种方式离开底,判断的难度就高不可攀了。正因为难,故而不要判断,而是落实于操作,在底的区域反复以“简单的方式拉开盈亏比”的方式去处理,就会自然操作到底,而无需关注底离开的时间及形式。

故而问题的关键不是这些判断,而是操作上如何去落实。不能被操作的判断,等于没有判断;不需要操作的判断,是神器,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无论大盘以何种方式构建反弹,所有的操作还是当以《美股不跌,风控不止》的操作逻辑为背景,利用好岁末年尾分明的行情,控制好无法预知的美股风险。

来源:难者博客,微信/QQ:251563188,转载请注明出处

☞☞☞『难论系操盘手训练营』-->让前路直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