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论者说(@清风):『难论·交易篇』改版之“恍如初见”
七月经朋友介绍,有幸跟师父结缘。师父常说:读要有读的视角,感有要感的明白,写要有写的态度。还记得难论训练营第一课的预习安排,就是在师父指导的视角下通读教程:师父笔下的交易世界和知识功力,是意想不到,又原来如此,似无声之惊雷,如描空之彩笔。
历经半年的学习和实践,《难论·交易篇》如今又一次修订,重新读来的感觉,依旧恍如初见,再度学习的理解,却似涣若冰释。以往觉得晦涩难懂、莫名其妙的道理和知识,如今有了渐渐明白的感觉。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最新版的表达形式及逻辑,有很多就是我们平时在训练营之所学所习。
尼采曾说: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在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师父却常说:如果两个人彼此不理解,要么学会跟对方说一样的话,要么让对方学会跟自己说一样的话。这也许就是师父书写难论的思想逻辑:先有训练营里的相互理解,后有难论教程的实践表达。
再读教程,除了更加理解,关注点也变了。师父曾说:目录视角是明线,线索视角是暗线,它们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对体系的逻辑表达。以往读什么东西都没个标准,觉得好看就是好,说不出个所以然。现在面对一段文字,能有意识地去体会其外在形式和内在结构。
越是细读,就越是叹服师父“抽丝剥茧、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言说功力。师父常说:一件事情,如果事实如此,逻辑如是,那不管你有多么难以接受,那也一定是真的。故“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则信所当然。
新版《难论·交易篇》,也解开了我一些长久以来的困惑,比如:为什么要反复练习止损小?做作业为什么不能问?提问题为什么要有作业?……师父常说,他的指引不一定是对的,可错的时候代价一定很小 ,也不会一直错,是简单的方式拉开盈亏比。
教程修订了又修订,足见师父确实始终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训练营的存在,又让师父有了控制错误代价的机会。人们常常是在自己的世界里,自伐而无功,自矜而不长,不是跟错误杠上,就是跟错误好上。什么是简单听话照做?有一个站在高处的师父,为何不听?有一个已经站在高处,却还想着更上一层楼的师父,听又何妨?
来源:难者博客,微信/QQ:251563188,转载请注明出处!
☞☞☞『难论系操盘手训练营』-->让前路直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