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论学习总结(@自摸八索):自我认知三阶段
学习难论有很长的时间了,总结一下自己的成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严格止损
这看似简单,现实却当真艰难。抚今怀昔、温故知新,就如长大后回首童年,其实是对自我认知的探索。
从2004年进入股市,虽然小白甜,却幸遇牛市,由于本金不大,心气也不高,反而赚了些利润。自此开始膨胀:2016年学习了一些缠论、波浪、货币经济学等理论方法,信心满满,摩拳擦掌,本金放大了4倍,幻想着一夜暴富,反而两年间亏损超过60%。
此时幸遇师父,开始学习难论。虽然刚开始能按照止损小操作,只是2019-2020年的市场波动很大,资金也非我所能承受,更习惯于重仓买入,频繁止损之下,还是很肉疼。这样止损就很难坚持,有段时间常在止损和不止损之间反复纠结。
这就是客观止损和心理止损之间的差距,是没能真正认清自己。在师父的指导下不再重仓,每次止损额从在月工资的1/3开始。此时止损心态就很好,没什么顾忌,并逐步打破了自己对行情的幻想。
于是开始重新审视自己:随着利润的增长,操作的提升,心态也越来越稳。止损额,虽然随着总体财富的增长而增加,却还能轻松地每次都执行预设的止损。由于遵从简单的方式拉开盈亏比的思想,成功率在45%左右的情况下,在2022和2023大盘指数回调的大背景下,依然做到了30%以上的利润。
区别对待
有了第一个阶段的成长,我又迷恋起了编程,每日自动选股、程序操作。企图靠一般法,在股市和外汇上实现稳定盈利。此时,师父的很多话,也都当成了耳旁风。所幸于第一阶段的提升,也幸得师父的反复提醒,自己对一般法还是有所顾忌,不敢投入太多资金。
自动选股,程序交易,让整体交易次数呈指数级上升,又因A股T+1的规则限制,亏损幅度常超出预设。后改成电脑选股,自己过滤,还是摆脱不了概率的限制。今年师父上课时详细讲解了,交易次数和成功率的关系,这点醒了我。
比如以不常有为前提,根据不同的品种,设计不同的策略。有些要给不止一次的交易机会,有些要部分仓位主动止盈,再加激进止损……复盘总结:
1.关注的标的过多,分散了很多精力和资金,总是一批不成,就换下一批。
2.心思全在介入方法上,没有着重研究品种特征,以设计和执行不同的交易策略。
3.有了一定利润后,又习惯死扛,总幻想后面有更大的行情,过山车没少坐。
重仓出击
重仓赢把大的,确实很不容易,自己近20年的交易生涯,也只实现了一次。每个人能调动的资金并不一样,师父曾多次讲过,神人无一例外地,具备盘面之外放大本金的超能力。这需要我内外兼修地去认识和提升自己,才能真正做到以自己的简单去重仓出击。
这些年,绕过了一些弯路,也走过不少弯路。给我的体会就是:一切还得实实在在,拿出纸笔,在即时和回放中,以看得见的方式去总结和提升。
来源:难者博客,微信/QQ:251563188,转载请注明出处!
☞☞☞『难论系操盘手训练营』-->让前路直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