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越读越多,为什么亏损越做越大?
年轻人:炒股,为什么书越读越多,亏损越做越大?难者:就如书越读越多,题还是各种做不对,自然说明学习不行。就如一个人不断复读,不断做题,不断考不上,结论还不是一目了然?以为多读书,就能表现好的人,就如以为多走路,就能走到目的地一样滑稽。
古有“吴刚伐桂”的故事:传说月亮上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学仙过程中有过错,惹得天帝龙颜大怒,把他拘禁在月宫,令他砍伐桂树,并说:如果你能砍倒桂树,就可获得仙术。只是吴刚每砍一斧,等斧起时,树伤就会马上愈合。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吴刚也始终砍不倒这棵树。想想,真就这么一直砍的人,是不是太蠢了?如果自己的孩子这么蠢,你会不会被气到想暴揍他?
古亦有“愚公移山”的寓言,是说无论有穷有多大,也不存在无穷搞不定的问题。恒无恒有,乃道之根本,哪怕是神人,都无法与之抗衡。所谓神,只是让有穷看上去有些夸张些罢了。就如跑步之速度,挥拳之力量,记忆之深刻……再怎么神,不还是肉体凡胎?故而愚公移山的结果,不过是神把山搬到别处,去堵别人的大门而已。
吴刚伐桂之桂,如果真让愚公来砍,愚公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是愚公既然有“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认知,自然也就有“桂复自愈,苦难伐断”的认知,也就不会干这么笨的事情。愚公之子又有子,如果复有愚公的认知,移山至今日,还真就不会选择更好的方法?还真就一定会选择移山?
以前我们考试的时候,几乎绝大多数的题,又或是所有的题,都不止一种解法,其中一定有一些简单的解法。在当下难以想到或想通的情况下,也往往存在一些已知即会的笨方法,虽然步骤繁琐些,但是确定能搞定。
就移山本身而言,智叟光顾着嘲笑,他自己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所谓的办法,跟愚公之法比起来,最多也不过是半斤八两而已。从来:今人说古人,今人成古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限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简单。
年轻人:如果有愚公的明白,书越读越多,自然不会有惑。如果似吴刚般无明,书越读越多,自然也不会有惑。恰恰在这明与不明间,才最是让人心苦。以为什么都对,也什么都做了,却哪哪都不对,怎能不苦不累?
来源:难者博客,微信/QQ:251563188,转载请注明出处!
☞☞☞『难论系操盘手训练营』-->让前路直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