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写《道德经》之四十九
道德经第五十章原文如下: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将本章注释为养生之学的版本很多,这其中多多少少沾染了些商业社会的斑斓。当然其道理完全可以作为养生之道,只是如果这样局限地去解释,就有些不吻合文章的主旨逻辑了。比如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跟养生扯上关系,则略显生硬。而将生之徒、死之徒等解释为长寿短寿之说,就更多了些主观臆测了。在古代文言习惯中,将生死二字直接解释为寿命长短之说,甚为罕见。如果不在一个大的背景下阐述,通常如何能得出寿数之意。本文的关键还是逻辑,就是文首:出生入死。
出生入死,通常人们很容易从现代语境去解释,比如从出生到死亡或患难之意。徒,有解释为“的人”或一类人,也有解释为通“途”。上述意思,无论解释为那种意思,都无法在逻辑上贯彻始终。比如死地,有死地,则自有生地。如果将生生之厚解释为过分地爱惜自己的生命,则语意逻辑不对称。
我们联系老子生活的年代–周。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步行的兵叫徒。出生入死,我们解释为出生地,则自入死地,这是一种矛盾转换。动之于死地,动-离开、移动,故而可以解释为出死地,自入生地,从而生生之厚,可以解释为生于厚生之地。这就是一个非常完整的逻辑链条了。战场上,出生入死,无非生、死、伤或残。而生之徒、人之生,在表达上并不相同,为何不是生之人,这样是不是很别扭,也没什么实际的含义。徒如果特指步兵,则人之生,就可以解释为普通的老百姓了,就是说人的生命或生存,十有三是源自出死入生。从战场到生活,这是两种极端,亦是从特殊到普遍。
如此一来,本章要阐述的道理就很清楚了:出生入死,出死入生(动之于死地),生生之厚,无死地,这四者其实阐述的都是生死的对立统一。陆行不遇兕虎,比如在如今的大城市,而不是大草原,你能遇兕虎?既然不遇,何来角之所投,爪之所措?入军不被甲兵,意为不当冲锋陷阵(车战)的战士……这些都是无死地的做法。就如《难论》中,我们不断阐述,控制风险的最好方法,就是没有风险需要控制,不要去找风险,迎难而上。实际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无死地。
来源:难者博客,微信/QQ:251563188,转载请注明出处
☞☞☞『难论系操盘手训练营』-->让前路直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