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写《道德经》之七十二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原文: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何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概莫能外。
通行译文:勇于坚强就会死,勇于柔弱就可以活,这两种勇的结果,有的得利,有的受害。天所厌恶的,谁知道是什么缘故?有道的圣人也难以解说明白。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将“敢”译为“坚强”,这并不是古语环境中的释义,而是人们当下语境下的一种主观赋予。实际上,也完全体现不出“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我们按照此句的表达方式,将“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类似地翻译一下,即不敢而善勇,敢而不善勇。用现在的话说,即慎勇与蛮勇。
具体到交易中,大家看看那些勇于敢者,又有谁能活下来呢?即在交易中只知道进取,而不懂得防守的人,必败无疑。敢之古意,就是进取,这确实是天之所恶。为何圣人犹难之?天之所恶,就算是圣人又如何能违背呢?既然圣人都无法违背,普通人又如何会例外呢?所以,这正对应了尾句“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正因为概莫能外,故大家得正视“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的天道。
实际上,在《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中也出现了“是以圣人犹难之”的语句,其表达的意思是,虽然已经到达了圣人的境界,但依然以“难”的态度对待,故终无难。这实际上,不刚好表达的是“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类似的道理么?也就是上面说的,就算是圣人,也难以违背这一点,我们普通人,就更当如此了。如果不这么去理解,我们又如何在语义逻辑上,去衔接“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这一落脚点?
显然,本章的通行译文并没有在逻辑上统一前后文的意思,是一种隔离或孤立式的分句翻译,而且还加入了很多的主观完善,将古文本来的意思都舍弃了。故本章需要被正写的是:“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的逻辑归宿。
来源:难者博客,微信/QQ:251563188,转载请注明出处
☞☞☞『难论系操盘手训练营』-->让前路直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