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中大小周期共振,均线参数是否要相同?
大小周期共振,均线参数是否需要保持一致?首先取决于操作的均线类型及其参数设置逻辑。在某些均线操作体系中,不同参数的均线体系与周期之间本身存在对应关系。比如在《难论》体系中,小时图谱走势上的55周期SMA均线和13周期SMA均线,通常可以分别近似对应为,15分钟周期上的233SMA均线和55周期SMA均线。即相邻两个级别与时间周期大概存在约4倍的关系。
上面这段话,阐述的逻辑是:周期之间存在级别关系。而这个级别关系,在一个操作体系之中,通常都有明确的定义或操作意义。由于级别与周期之间存在某种换算关系,故可以设置成一样的参数,从而可以在同一周期的图谱上看出不同周期的走势特征。
同时由于这种换算关系的存在,不同周期,不同参数设置的均线,也可以通过换算转换在统一的逻辑标准框架下进行比较。在这个关系里面,就可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并不是相邻级别共振。本级别之后,完全可能是次次级别,甚至更低,反之亦然。此时,就完全可能出现不同周期,均线参数设置不同的情况。
此外,在最通常的意义上,大家得明白有这样一种关系:60分钟图上的5周期均线,即意味着300分钟。在1分钟图上,就可以近似地等同于300周期均线。年、月、周、日、小时、分钟、秒等之间的换算关系基本类似这般。需要注意的是,盘面走势上的年、月、周、日、小时、分钟、秒,并不一定是一种固定关系。比如节假日因素的存在,周和日之间,就不一定是5倍或7倍的关系。大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模糊或灵活处理。
此外,因为操作逻辑的规定,使人们对共振本身也有不同的定义,也并不是一个简单地都是朝上或朝下的关系。不同的共振定义,就决定了不同的观察角度,也会左右均线的参数设置及其使用逻辑。比如在《难论》中,我们经常提及这样一种共振关系:特殊位置的特殊结构,这是一种结构与位置之间的共振。
共振从某种意义上,就是指向同一可能事件的现象或因素,同时或相继被触发了,从而在概率上提高了这个事件发的可能性。很显然,这些指向同一可能事件的现象或因素,它们背后的逻辑完全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不同周期共振,而均线参数设置不一样,也是完全可以的,甚至有时候还必须如此。因为唯有如此,才吻合实际情况。
显然,大部分人的操作往往并不是从一而终的,有时候统一于操作逻辑A,有时则是B……,甚至同时揉合了多个操作逻辑。故对于周期共振中的均线参数设置,也得辩证地对待,而无需非此即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