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者

如何看待包含、分型、中枢、级别等缠论术语?

这个问题不妨转换一下:如何看待笔、字、词、句、章、卷及其它汉语术语呢?当然这也可以转换为对拼音的发问。笔有笔法,字有造字法,词有组词法,句有句法,章有章法,卷有卷宗……它们由小到大地演绎发展着,其中每一项都足够复杂。

说其复杂,是已经把汉语运用得不错的我们,真正能把这些说明白的有几人?你是否有强迫自己去搞明白这些呢?能把文字驾驭到炉火纯青的又有多少人呢?你是否真的需要这样炉火纯青呢?

我们现在抛开人本身,比如印刷或照相机而言,它们根本不需要知道上面这些法则,只要呈现其形,做到形形相传。再如方言的学习,纯声音就能完成交流,没有拼音法则,没有语法……在实践中声声相传,就完成了学习和运用,谁小时候不是这么学习的呢?

可是拼音、语法……这些没有意义吗?当然不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这些就有了其对应的意义。比如方言,有很多东西是无法表达出来的,而除了声声相传,很难有其他的传播方式,且学习者无法做到如拼音文字一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穿越古今地学习。

再如字典检索、文字输入法等,上面这些法则就能派上大用场了。实际上,自古及今,汉语言文字就经历过多次的改进,其解读方案也经历过多种革新及优化。那这些改进的标准是什么呢?是实践

缠论或任何操作理论里面的那些概念及术语,都是如此。关键看你面临的问题,需要你如何看待它们。是如方言般声声相传,还是如印刷或照相机般形形相传,还是如字典检索、文字输入法般地有组织有规律地画齐归一,是简单地运用,还是复杂地运用,是恰如其分的运用,还是生搬硬套地运用。

你不知道牛顿力学,也知道扁担该如何平衡,且平衡得恰如其分。你不知道加速度的原理及公式,也知道如何加速和减速地跑动着,且跑得飞起,跳着急停。可是如果要火箭上天、高铁准点呢?光靠人的感觉和经验,那是远远不够的……

总之,世界还是这个世界,不因是否用汉语、英语、葡语……去表达它,而有任何的不同,影响的只是人的眼睛和耳朵,是实践的表达。认知源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改造。一个交易理论该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层次、结合什么去学等等,都要以实践为基础,而不是离开实践去自以为是。

可是如此目的与手段不统一的学习者,什么时候少过呢?如果只是要用运用缠论操作,那真心没必要弄明白那些包含、分型、中枢、级别等缠论术语。

来源:难者博客,微信/QQ:251563188,转载请注明出处
☞☞☞『难论系操盘手训练营』-->让前路直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