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的交易之道
有学生问:师傅,今天整理我以前的笔记本,看到首页抄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经过这么多年还是不懂,回头给我讲讲呗。《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成四书,是历代儒家学习者研修的核心经典。《大学》是礼记之一,第一节即这个学生提到的章句:大学之道。
历来很多学者把“大学之道”在主观意义上解释得有些太偏了。为了利于理解,我们先看一下完整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话的核心是“道”,而绝然不是社会道德价值之说。如何从道?知所先后。故大学之道,也在知学之先后。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当要体现这个知所先后的思想。
明明德,何为明德?自然不该是光明之德或美德,而当是不言自明、显而易见之德,放之四海而皆准,自古及今而不变,即本来如此的本来之德。为何要亲民?亲民自不是上层之于下层,而是平常人亦可知可得,即简单。何为止于至善?知或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至善。可是这并不是大部分人能达到的,且事到极致,过犹不及。即这段话表达的是:从无需理解的理解开始,再到简单的理解,止于至善。不知道止,学的东西就永远是未完成状态,故不定。不定,则学不止,故不静。不静,则不安,何为不安?不能以所学致所用。安之,则欲以所学致用,故能虑。虑之,以至以所学致所用,故得。
其实在学习交易的过程中,有多少朋友就是违背了“大学之道”:不是起点错了,就是在至善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不管自己的实际情况,什么都敢学,也没个先后。更重要的是,总想着要学会才如何,于是在刨根问底、精益求精的道路上执迷不悟。如此,是永远都学不会了,也永远不知道解决问题到底需要什么知识,多少知识。
故而难者在训练营中,经常这样强调:难论中有些操作技巧,大家知道它们的存在即可,而无需真的要去用它们,至少不要现在就去学会及使用它们。在已有的知识技巧中,在自己当下的能力范围内,去考虑该如何选择、专注、操作和实践。
比如训练营中的学生,大凡都有听过难者关于打渔的思想解说:没有技术,自有没有技术的操作法则。比如难者在训练营中,讲解本级别段的回归要点时,经常如此强调:不要挖空心思去把模棱两可变成泾渭分明,而是针对模棱两可的现状去设计操作的方案,在操作上去解决问题。这就是安而后虑,虑而后得,这样的思维,才是符合大学之道的啊!
来源:难者博客,微信/QQ:251563188,转载请注明出处
☞☞☞『难论系操盘手训练营』-->让前路直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