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交易者当有简单理解文字的纯朴
某日,有两个朋友在一起讨论某国产电动汽车的电池性能:匀速度C的情况,可N公里续航。好友甲说,这肯定不会有这么远的续航能力。比如在市里各种红绿灯设置,不可能有匀速一说,实际上肯定会低于N公里续航。好友乙附和着,表示很认同。这样的见解,大抵也会得到不少人的支持吧。
可是这样的见解,又何谈见解呢?匀速C下N公里续航,只是一个供大家理解这个产品性能的简单技术参考标准。实际上,也很难有更为简单的技术标准,供普通大众去理解了。汽车设计师或工程师们,又怎么会低级到,不明白路况之类会影响车子表现的程度呢?大家是否匀速地去开与车子匀速下的表现并不冲突。
实际上,我们还可以说出一大堆的场景,进行类似的性能评述。比如海拔、坡度、天气、路面、载重、摩擦系数……这些难道不都会影响所谓的匀速可能吗?反之就算是在最理想的状态下,普通的汽车用户,又有谁能做到绝对的匀速呢?简单来说,这些见解和说法,说了很多,其实又往往等于什么也没说。这也是实际生活中,一个话题陷入无限制争论的关键所在:标准不一,各说各话。
就如经济学关于完全理性人的假设,行为主义心理学关于“刺激-行为”的理论设定……很多东西,之所以会有如此简单的设定,只是为了供我们更好地切入、理解和交流的标准,并不是事实本身就是如此。这些简单标准的设定者,都是大智大慧之人,怎么可能看不到事实的复杂之处呢?只是普通人看不到他们这样做的用心而已,故而反过来提出了很多于智者不言自明的见解。
这样的事情,其实在交易中又什么时候少过呢?难者经常碰到一些网友找过来,说自己发现了什么真理,可是这些所谓的真理,几乎都是一些大路边上的东西。可能是他们的世界太小,或太同质化,以至于看不到山外青山,楼外楼吧。他们不明白的是:一个成功的交易者,既然如此设计,也成功了,那自有他处理其设计不足的办法。他并不傻啊,他只是明白:理论设计的缺陷与操作的适用性,往往是两回事。
文字看到的,往往就是文字表达的。就如匀速C下N公里续航,表达的意思就是它的中文意思,没有其它更多。所谓的更多,那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是一种自我完整,通常很容易偏离表达者的初衷。经常跟学生们说,如果都像你现在这般充满想象地看文字,你还能参加高考吗?估计没一道题是你能看懂的。
真可谓:智者苦心简化,凡夫耐心繁化。
来源:难者博客,微信/QQ:251563188,转载请注明出处
☞☞☞『难论系操盘手训练营』-->让前路直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