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者

什么是交易中的悟性?

悟性是什么,说具体了,也许很难说清,至少往交易的方向阐述悟性,是如此。大凡人们的感知对象,往往来自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有直接而具体生理感觉器官的存在,可是有些东西处于一种无形无相无物态,那就要靠悟性来解决了。道德经言:无之以为用,有之以为利。我们能直接感知的那部分,从来就不是“用”之所在。看不到这点的人们,常处于一种利而不用的状态,被五色、五音、五味之类表象所迷惑,反如目盲耳聋般。

比如难论精髓:实事求是、简单而为。它看不见摸不着,需要在万千的事物中去感受,就如苹果落地,谁能看见它为什么落地呢?更何况万有引力此类有为法,有如天圆地方、地心说、日心说……本身也是不存在的,都只是人类长久认知历史中的短暂存在。在万千的事物和历史中,佛感悟出了这样的道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个道理有如生命一样,没有人能见到它,似不存在,又似存在的,存在于万千的生命之中。

故什么是悟性,有无思维的永恒贯彻。仅仅停留在有或无的层面,禁锢在特定的时空、条件、对象里,悟性就很难产生。故道德经开篇即言:常无欲也,以观其渺,常有欲也,以观其徼。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站在永恒的意义上,人人都有一颗道心,或多或少,或长或短,或存或亡。突然想明白了,不知不觉中就明白了,这样的明白之境,谁人没有经历过呢?需要明白的东西,明白才看得见的东西,就是需要悟性才能感知到的存在。

也就是说,大部分人之于悟性,是一种本来如此的本来存在,而无法有意识地觉知和操控它,故时有时无,莫可名状。而哲人却能有意识而为之,哲人精通于把人本来如此的实践思维用语言文字具体化。就如科学,本就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是人与自然互动的过程归纳。在科学思维的引导下,实践出了万千的科学成果。对于这些,人们常常笼统地称之为科学。有意识为而为之的科学思维,经过专业的训练,也就成了科学家。关于这一点,多读读科研文献,就明白了。文章的结构逻辑,几乎是一样,行文过程,就是科学思维的表达过程。这是一种思想训练,亦是一种思想传承。

故而什么是悟性?是第三双眼睛,一双有意识的眼睛,一双洞悉无有的眼睛,是上帝之眼,可谓开天眼。这是一双什么样的眼睛?是一种通过远观而达至接近的思想,在深处聆听那样的直觉。

来源:难者博客,微信/QQ:251563188,转载请注明出处

☞☞☞『难论系操盘手训练营』-->让前路直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