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者

拿得住的亏损,拿不住的盈利

甲乙者问:交易的时候,为什么亏损能一直拿,盈利却拿不住?如何克服这种情绪?亏损拿得住,因为亏损是到手时的亏损。已经到手,无法不拿住。盈利拿不住,因为盈利是没有到手时的盈利,没有到手,无所谓拿住。亏损拿得住,因为亏损之后希望减少亏损的心无比强烈。盈利拿不住,因为盈利之后担忧失去盈利的心无比强烈。

认知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件事情如果后果极其严重,人们往往会高估它发生的概率。而一件事如果收益极高,人们往往也同样会高估它发生的概率。进化心理学则认为:在趋利和避害的本能之间,避害的本能要更为强烈一些。故而在极度危险和极度收益之间,人们会更加高估危险发生的概率。就如通常情况下很难劝一个人戒烟,可是当一个人面临死亡恐惧的时候(比如肺癌),往往会很自然地就把烟戒了。

简单来说,风险与收益同在,相对之下,人们会更倾向于对风险的感知,也就更倾向于表现自己的避害本能,故而盈利时拿不住。

认知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同时表明:每个人对刺激的承受极限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对刺激的反应比较敏感,有些人对刺激的反应比较迟钝。于敏感者,如果刺激太大了,感知行为系统就会出现钝化,从而导致一个人无法对刺激做出有效的反应。在影视作品中,大家常能见到这样的镜头:当巨大的灾难近在迟尺时,有些人反应迅速,有些人则只是或只能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仿佛整个人被什么定住了一般,话也说不出来,更为严重者甚至都无法发声。

亏损对有些人的刺激往往太大了,又是属于敏感质,于神经系统的钝化中,不由自主地就拿住了。而盈利下的风险看似不大,对于敏感质的人来说,又有些大了,神经系统容易反应过度,不由自主地就拿不住了。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极度的兴奋会导致抑制,极度的抑制会导致兴奋,即兴奋与抑制之间存在相互诱导关系。比如小孩睡觉之前,反而会哭闹,俗称闹觉。一个人在专心致志地看书时,会对周围情况感知模糊,甚至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故而亏损之时,可能会抑制对亏损的避害反应,甚至加强对行情反弹的趋利反应;盈利之时可能会抑制对盈利的趋利反应,甚至加强对亏损的避害反应。

当然上述心理行为机制往往并不是单独发生作用,在不同的人身上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但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们甚至都不在人的主观意志里。故而难论说,在你身心俱佳之时,操作你最容易操作的市场行情,就显得极为重要了。控制的要义,是不需要控制。

来源:难者博客,微信/QQ:251563188,转载请注明出处

☞☞☞『难论系操盘手训练营』-->让前路直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