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论者说(@有光):延迟满足的理解
学习难论几月有余,对生活的改变肉眼可见。以前带娃,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为何做。究其原因,和交易一样,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体系化的思路和方法,更容易被网络上一些看似高大上的名词所迷惑。比如常听到这样一种观点:小孩子必须要延迟满足,长大以后才能如何如何。以前总觉哪里怪怪的,但又说不出。
试着用难论的思想解读一下:延迟满足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之一,不能为了手段而手段。比如小孩子总想先玩后学,而父母担心小孩玩过头,耽误了学习。习惯性地以父母的担心去否定小孩子的欲望,这很不实事求是。延迟满足,我觉得是要培养一种做计划的能力,当我们有了做计划的能力,而更大的目标自然会去驱使我们去做更好的计划。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难者常跟学生们强调,凡事可见可得,就不是师父要表达的。延迟满足体现的是一种控制力,什么样的控制力?古语有云: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难者常见孩子外婆在孩子眼看上学就要迟到的情况下,还在那里纠结手没打香、牛奶没喝之类的琐事。轻重缓急,先后始终,明白与不明白之间,看上去就有了控制力的有无。
稀里糊涂地表达控制力,就会是浅尝辄止、冥顽不灵;清楚明白地表达控制力,就会是坚韧不拔、上善若水。而什么又是明白呢?除了认知上的明白,还有身体上的明白。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刺激,其感觉也往往不一样,有大有小、有快有慢、有长有短……同样的刺激,对有些人来说太小了,小到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对有些人来说,又太大了,大到目瞪口呆、手足无措……张家界的天云渡,有人就算明明知道玻璃、腿脚和桥都没有问题,不也还是走不过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于父母,既要了解孩子先天的明白及控制力,也要培养孩子后天的明白及控制力。前者让人懂得选择,后者让人懂得适应。前者在心理学上,常称之为气质,后者则常称之为人格。以电脑作比,就是软硬件的相互配合。什么是长大以后才能如何如何?望子成龙。此心又何尝不是无明的贪念?什么快,什么好,就不管不顾地给孩子装上,其本身不就是对延迟满足理念的谬用么?
来源:难者博客,微信/QQ:251563188,转载请注明出处!
☞☞☞『难论系操盘手训练营』-->让前路直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