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写《道德经》之四十二
道德经原文第四十三章如下: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一说到“以柔克刚”,人们大概就会引出本段!我们先来看一下,天下之至柔,可以驰骋于天下之至坚,这个朋友们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比如水!然而,我们反过来看,天下之至坚,难道就不能驰骋于天下之至柔?比如你行走于空气之中,游戏于水中!
所以单纯地从驰骋本身来说,并不能说明至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或者说至柔与至刚并不存在孰优孰劣之说。而有人将“驰骋”解释为役使之意,就更说不过去了,且与“无有入无间”之意完全不搭边。将“驰骋”翻译为役使,这完全是一个自说自唱的说法,凭什么至柔就役使了至坚,这又能说明什么,难道至柔役使了至坚,就是好事,而反之就是坏事?
这里的关键是,我们要理解本文的落脚点,一是无为之有益,二是天下希及之。也就说,前段文字,必须对这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如果单纯解释为柔弱胜刚强或无形如有形,从上面阐述中,我们应该明白,其无法解释这个“希及之”的道理。我们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希及之了。
那我们再反过来看,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最后的结果是什么?结果是“无有入无间”。也就是至柔与至坚完成完美的结合,以至于没有介入的空隙,且至柔会把至坚之间的空隙都给填满(无孔不入),并且这种充盈和渗透是主动的,更是自然的(如水漫过卵石间,空气充盈于房屋内)。这就完全是另一个境界了。
很多朋友将“无有”的概念,翻译为无形的东西,这就看不出这层意思了,无有,就是没有的意思。实际上,“有”如何就能解释为“有形”呢。在古文中,并不存在这样的显性引申含义,用现代语言习惯去完全其意思,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反之,如果说水是无形的,那么碗为何能盛水,用双手为何能捧起水,这都说明水并不能入于无间。而站在上述关于充盈的角度,非至柔不能,这解释了无为之益,更解释了无为之益,不言之教的广度、渗透力及自然的主动性,完美契合了“驰骋”与“无间”的说法,从而完成对“希及之”的说明。
故而在本章中,很多朋友犯的错误,就是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话是合理的,而没有把整篇文章以逻辑的整体去考虑。在理解和翻译的时候,主观地去完善,特别是用现代语境及知识去完全其意思,从而导致逻辑混乱。
更没有理解或把握,道德经行为的逻辑,前文一定是能完成对后文的说明,如果前文不能归纳出后文的意思,那前文的意思,在理解上就一定有偏差。这是一种非常简单而常用的说理方式,却被人们的聪明,复杂得一塌糊涂!
来源:难者博客,微信/QQ:251563188,转载请注明出处
☞☞☞『难论系操盘手训练营』-->让前路直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