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者

正写《道德经》之四十三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原文如下: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本章这样提问式的开头,很容易导致人们在现代语境下,赋予其主观倾向,特别是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名和身孰亲?并没有说谁更亲的问题,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疑问句而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也是一样!为何如此说呢?之后阐述的甚爱或多藏,知足与知止,都是一个程度性的词汇,而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性词汇,故而不加限定地在名与身、身与货、得与亡等中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并不合适。而这个限定的条件,就是不要“甚爱”或“多藏”。

那我们再进一步,知足为不辱,知止为不殆,辱和殆显然意思并不相近!何为爱,爱者,亲也,爱者,奉上也!也就是说爱是给予。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爱的核心特征是奉献,故而甚爱必大费,就很能讲得通了。反之,多藏,意为不舍,不舍,亲者疏之,疏既远之,远之,即亡,亡,逃离之意!故费,费的是自己,亡,亡的是他人!爱,爱的是他人,藏,藏的是自己!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就在这得失之间!

名,是他人给的,知足才能不辱,而知足之心,也要适可而止,否则多藏亲疏,殆也!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散财得名,然不舍无名(殆),财尽名亡(辱),需适可而止!故而名和利之间是一对相互平衡的关系,唯有平衡,方能名利双收,才能名久利长!

看世间,当你有钱得势,散财让利之时,则门庭若市;而你一朝落寞,无财无势,便门可罗雀,岂能不辱!然你有钱得势之际,多藏不舍,则众叛亲离,人倒之时,更是众人争先相推,岂能不殆!故而,这里的足和止,并不单单是一个多少的取舍问题,更是一个选择的问题!有求非必应,无求更非应,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方能人间遍地是真情!

所以本章主要通过对名、身、利的提问,以爱藏多寡之利弊为论据,旨在说明:不可无爱,然爱者心,要量力而为,有可为,则必有可不为,这样名利身三者方能长久!而有人将多藏必厚亡,认为不能有很多的财富,就有些不符合实际情况了,比尔盖茨、李嘉诚都戴着首富的王冠很久很久了,暮年依旧!如果以他们为目标,大家追求多少的财富和名声都是不为过的!故而,还是要归根到量力而为,有可为,有可不为上来!

来源:难者博客,微信/QQ:251563188,转载请注明出处

☞☞☞『难论系操盘手训练营』-->让前路直一点!